暗流涌动:后宫筹谋
暮色中的紫禁城,残阳将宫墙染成血色,孙皇后望着大军远去的方向,心中泛起一丝不安。她深知,这场战争不仅关乎瓦剌的存亡,更与神秘的“星陨计划”息息相关。阿依娜的密信中提到的线索,如同一团迷雾,笼罩在她心头。
就在孙皇后忧心忡忡之际,刘贵妃迈着轻盈的步伐踏入坤宁宫。她身着华丽的宫装,脸上带着温婉的笑容,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。“娘娘,”刘贵妃轻声说道,“此番出兵,虽已遣将,但朝中诸多老臣仍有异议。这师出有名之事,还需细细斟酌。”
孙皇后微微皱眉,目光中透露出一丝疲惫与坚定:“本宫已以先帝遗命调兵,难道还不算师出有名?塔塔尔进犯瓦剌,若不救援,战火迟早会烧到大明边境。”
刘贵妃款款走到孙皇后身旁,轻轻为她整理了一下鬓边的珠翠,语气轻柔却暗藏玄机:“娘娘圣明,只是那班迂腐的大臣,只知死守祖宗家法,哪里懂得娘娘的深谋远虑。但如今朝堂之上,舆论纷纷,若不能给众人一个更充分的理由,只怕后续行事会诸多掣肘。”
孙皇后沉思片刻,想起了阿依娜密信中提到的“星陨计划”,心中一动。她看向刘贵妃,缓缓说道:“你可有什么想法?”
刘贵妃嘴角微微上扬,眼中闪过一抹得意,却又迅速掩饰住:“臣妾以为,可从瓦剌与大明的渊源说起。想当年,瓦剌与我朝也曾有过和平共处之时,互市往来,百姓安居乐业。如今塔塔尔残暴肆虐,不仅是对瓦剌的侵犯,更是对边境百姓安宁生活的破坏。我大明作为天朝上国,素有庇护邻邦、匡扶正义的责任,此番出兵,乃是为了拯救黎民于水火,维护边境的和平与稳定。”
孙皇后听着,微微点头,却又觉得还不够。刘贵妃见状,继续说道:“再者,那假阿依娜从中作梗,导致瓦剌先锋溃败,背后说不定有塔塔尔的阴谋。若能将此阴谋揭露,让众人知晓塔塔尔的险恶用心,出兵便更具正当性。臣妾听闻……”
话未说完,殿外忽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。一身劲装的琪亚娜掀开珠帘,发间还沾着细碎的雪粒,显然是冒寒疾行而来。她单膝跪地,气息未稳:“娘娘!姐姐阿依娜派内线传来急报——塔塔尔大军中有一支神秘部队,所持兵器竟能引动天雷!瓦剌残存将士已退守雪山隘口,但……”她抬眼望向孙皇后,眼中满是忧色,“隘口处发现星陨计划的暗纹标记,似与神秘兵器有关!”
刘贵妃的指尖猛地掐进掌心,面上却仍维持着镇定:“引动天雷的兵器?这等邪术若用于战场,我大明将士……”
孙皇后的凤眸骤然眯起,扶着金丝楠木杖缓缓起身。二十年前土木堡的惨状在眼前闪过,此刻更添了几分未知的恐惧。她沉声道:“可探得那支神秘部队的底细?”
“内线只传回兵器形貌,尚未查明来源。”琪亚娜从怀中掏出一卷皱缩的图纸,上面潦草画着形似长管的黑铁器物,末端缠绕着诡异的蓝色纹路,“但据姐姐推测,此事或与假阿依娜背后的势力有关——她失踪前最后出现的地方,正是塔塔尔与神秘势力交易的黑市。”
坤宁宫陷入死寂,唯有烛芯爆裂的声响格外刺耳。孙皇后望着图纸上的纹路,忽然想起先帝遗诏中“星陨”二字旁,也曾刻着类似的暗纹。她喉间泛起铁锈味,强撑着说道:“传令英国公,让大军暂缓行军,先摸清敌军虚实。琪亚娜,你即刻返回瓦剌,协助阿依娜找到假阿依娜的交易证据,务必要……”
“娘娘三思!”刘贵妃突然开口,指尖轻抚过鬓边的东珠,“大军已出,若此时停滞不前,岂不让群臣抓住把柄?依臣妾之见,可先将‘星陨计划’与神秘兵器之事公之于众,就说我军是为破解妖术、守护天道正义而战。如此一来,既师出有名,又能震慑敌军。”
孙皇后盯着刘贵妃眼中一闪而过的急切,心中警铃大作。她忽然意识到,刘贵妃看似建言,实则步步紧逼——若将尚未查明的“妖术”宣扬出去,朝堂必然人心惶惶,而自己作为决策之人,也将被架在火上烤。
“此事容后再议。”孙皇后按住隐隐作痛的太阳穴,“琪亚娜,你速去速回;刘贵妃,你暗中联络朝中支持出兵的大臣,稳住舆论。”她望向殿外如墨的夜色,指甲深深掐进诏书边缘,“这场仗,远比我们想得更凶险。”
宫墙之外,寒风卷起细雪,远处传来更漏声。而在朝堂暗处,反对出兵的大臣们已聚在徐有贞府中,烛火映照下,有人展开一卷密信,上面赫然写着:“后宫干政,乱国之兆……”